周铭孙先生“声音的艺术”讲座观后感
时间:2016-11-05 10:33:42 浏览:
就在两天前的11月3日上午,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1001,迎来了第九届室内乐音乐节的第二场学术讲座。著名钢琴家、教育家周铭孙先生为我们带了题为“声音的艺术:如何处理旋律和伴奏的关系”的精彩讲座。周老师边讲解边演奏,用上至巴赫,下至现代派小品的几十首乐曲作为范例,为现场听众带了一场视听盛宴。
讲座开始前,艺术总监由熹教授做了简短的致辞
周老师围绕着“如何把钢琴弹好听”这个理念展开了话题。他首先为我们讲解了钢琴的发声原理,用“两个手臂”的概念——即演奏者的手臂和钢琴的手臂(击弦机),让我们懂得了弹钢琴的声音想象应该延展到其发生的最终位置:琴槌和琴弦,用这个“想象点”来组织我们身体、手臂和手指的各种动作。他举了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的“漫步”主题为例,用各种不同的触键方法向我们演示了什么样的方法最能让琴弦发出自然的振动,达到最好的共鸣。
周老师讲课兼顾感性和理性两方面。他强调,音乐感虽然说起来是虚无缥缈的,但其实作为老师,要给学生一些“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法。音符的长、短,就是一个最直接的方面。作曲家为什么要把有些音延长,让有些音快速经过,这是最基础的“比例”问题,但是也是作曲家对于“音符”这个最基本的音乐元素的组织和安排,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他演示了一组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的赋格主题,让大家具体感受到了音符是否弹足,是影响音乐“面貌”至关重要的因素。
作为这次讲座的主题,旋律与伴奏的关系自然是重点。周老师坦言,伴奏的处理,是古典到浪漫派大多数作品核心技术之一,这与“长短”一样,也体现着“比例”的原则。在此,周老师用细腻的指触和启发性的语言,展示了不同触键的效果:旋律有时需要“点”,“滴”出来,而有时则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手臂重量;伴奏有时就像鸡毛掸子掸土,一碰就走,但每个音却又要确实落在“点”上,不能有遗漏。笔者认为最精彩的是他剖析的颤音弹法:在有些段落,弹颤音的手指不能离开键面,而是随着琴键的起落而动。这样的弹法可以最大幅度减少手指与琴键的“摩擦杂音”。然而同样是颤音,有时则需要手指特别抬高,让人听到与键面碰撞的声音,达到清脆果断的效果。
深秋的北京寒冷寂寥,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虽然连台阶上也挤满了听众,却静得出奇,让人感到很温暖。在将近2个小时的讲座中,听众都像我一样屏住了呼吸,仔细去品味周老师带给大家关于音乐“品质”的理论分析和声音享受。他时而引柴可夫斯基歌剧的咏叹调来诠释《四季》中的冬景,时而用神话传奇来烘托布格缪勒《叙事曲》的意境。周老师传达的,不仅是方法和曲目的诠释,更是一种先进的演奏理念,一种审美的标准,一种演奏心理学。
讲座结束后,大家热情的与周铭孙先生合影、交流
周铭孙先生与艺术总监由熹教授亲切合影
让我们期待周老师更多的精彩讲座,以及室内乐音乐节接下来异彩纷呈的节目!
文/纳海
2016年11月3日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