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音乐课堂>声乐点评>

《中国好声音4》第二期学员唱歌技巧分析与点评

时间:2015-08-05 18:44:14   浏览:


以下《中国好声音4》第二期学员唱歌技巧分析与点评由知名乐评人邓柯、知名流行演唱指导沈巍峰(信封)老师完成。


暖场:吴莫愁《舞底线》
吴莫愁算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好声音》的学员里发展最好的一位了,维持了较高的人气和话题度的同时,在音乐上也多有突破。除了个人专辑之外,近期的作品如《虾米音乐人X吴莫愁》(与优秀虾米音乐人跨界合作)、《大奇葩》(《奇葩说》第二季主题曲)以及今晚演唱的当红电影《捉妖记》主题曲《舞底线》,效果都不错。总结起来,出头要靠特色,但混得好还是要靠实力(没觉得现在她的演唱收敛了很多嘛?)


演唱技巧分析:

当初取得不错的成绩及争议性,其实就是在发声方式和咬字上做了较大的调整,发声上采用大量气泡音营造的不完整发声状态将声线塑造成支离破碎状,咬字也是刻意地夸张化,总体造成了很大的争议性,但是相同手段只能用一次,今后的歌手再想用这招已经不灵了。

一、杨宝心《Are You Ready》


音域傲人,频繁的 HighC(C5)很漂亮,有光芒感,富有冲击力。是个绝好的摇滚胚子(他没准能把蝎子的《Still Loving You》唱得更好)
短板主要在中低音区:
1、发声方法用得太多,中低音区过于追求音色的浑厚丰满导致声音笨拙;
2、旋律的重拍和断音没有处理好,有点拖泥带水。应该唱得更紧凑一些。总体看,导师好好调教一下,上升空间是蛮大的。


演唱技巧分析:
技术特点主要是鄂弓的声音反射,也就是声音的力量是靠传声通道的塑造,具体的就是靠咽部上方鄂弓部位的反射,赋予声音力量和一种柔中有刚的力道,比单纯的依靠喉腔,咽腔和口腔塑造声音力量多了一股韧劲。但是声音比较往后拽,底盘功夫也不够扎实(气息功底),加之声音律动感欠佳,因此总体略显笨重。

二、赵大格《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


赵大格的家境优越,此次参赛背后也一定有高人指点,虽然演唱水准一般,但用了一首巧妙的串烧提升了整体音乐品质,从而顺利晋级。
《All About That Bass》和《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的律动相似,只不过前者的切分节奏带来的跳跃感让歌曲更活泼一些。而《炸鸡》让整个表演更接地气的同时又保留了一点个性和另类。
其实可以看出,虽然《好声音》和《好歌曲》在定位上有所差异,但两个节目中的大多数优秀选手都是兼具优秀演唱技巧和对多元音乐风格的选择和驾驭能力的。现在不论是选秀节目还是唱片市场,对选手们的素质要求得越来越立体而多元了。「一招鲜」不行了,要「一专多能」。


演唱技巧分析:

歌唱技术方面乏善可陈,没有唱功,只有话题性。参加选“秀”节目基本都有一席之地,服装一定要穿得路人。

三、张惠春《怎么说我不爱你》


对张惠春的印象还停留在「阿妹妹」时期,她去年复出后参加过一个真人秀,还和孟庭苇合开了演唱会,希望她的事业发展顺利。
好多人都在嘲笑好声音里的「回锅肉」,这其实隐含了几层意思:
1、歌手出道必须一炮打响;
2、TA 过气肯定是实力不济;
3、过气了再想红就是臭不要脸。
其实歌手也是个普通职业,事业发展过程中也会有顺境逆境。职场人士跳槽、转行甚至是项目失败从头创业,和出道歌手们重新参加选秀节目并无本质不同。只不过后者需要把位卑言轻的那份谨小慎微,暴露在公众面前而已。至于张惠春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选歌、编曲、演绎,都没有太多亮点,可能需要有导师在音乐上为她添加特质吧。


演唱技巧分析:

台湾同胞还是非常职业的,从之前“我是歌手”的彭佳慧,到现在“好声音”的张惠春,先不谈唱功,单是在淡出公众视野的情况下,依旧十年如一日的保持作为职业歌手的状态,这本身就是非常不容易的。广大怀抱音乐梦想的朋友,不要只想着唱歌本身,也要考虑考虑你的职业性是否达标。从技术角度讲,张惠春的传声位置和咬字都不错,音色比较立体,咬字不错主要是比较亲切和靠前,(忽略平翘舌音问题——这不属于声乐问题)。但是,唱法还是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缺乏闭合和关闭的配合,也就是歌者盟倡导的H型双通道混声唱法。因此声音缺乏声压及更大的扩展性。这也是整体第三代华语女歌手的断层,女歌手群体想要迈入下一代,想要崛起还需要更先进的唱法体系的支撑。

四、长宇《氧气》


音色不错,但选歌和处理都有大问题。之前就说过,选秀节目浓缩的是传统唱片行业的选拔过程, 把原本由星探、企划、总监等一条线的考察、讨论、决策浓缩在两三分钟的演唱中。那么想突围的话:快比慢好,动比静好,出格比规矩好。选慢歌也可以(差异竞争),对细节品质要求就会很高。长宇的小拍子处理得不好,乐句内部,尤其是中低位置的音符的拍子都卡得不准,时值也经常唱不饱满,把原本就流畅性不佳的一首歌,唱得愈发拖拉。一般人都喜欢亮绝活,但导师们看得都是短板。不把这些毛病解决掉,是走不远的。

演唱技巧分析:

这种发声方式会被很多人称为“弱混声”或“轻混声”,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属于“混声”,因为混声是指声带发声部分和不发声部分的比例问题,而不是真假声混合的比例,而这位选手其实整体大部分还是一个真假声的切换,从技术角度讲,不能称为混声。从另一个方面讲,“混声”主要的目的或者说价值体现在声区的连接,也就是拓展整个演唱的有效声区,而这位选手其实跟张信哲很像(比张信哲多了些气感),只是换了一个声区演唱,而很少存在声区连接的问题,也就是说他是没有低音,也没有更高的音区的,只有一个比一般人高半个八度左右的音区,因此你可以认为这样演唱其实跟把整首歌降低半个八度来用下面一个声区演唱,从技术上讲,没有任何区别,更多的只是歌手本身的演唱习惯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也就是只是换了声区,而不是连接了声区,严格意义上也就不能称为“混声”。

五、刘伟男《Lemon Tree》(柠檬树)
又是一个靠选歌讨巧胜出的选手。清新鼻祖 Fool’s Garden 的经典歌曲《Lemon Tree》清新俏皮,再加上 Ukulele  弹唱以及 R&B 转音,不仅很赢现场分,气质上也和刘伟男混血华裔的身份十分贴切。

演唱技巧分析:

这种声音其实一听就是海外华人,不是因为普通话不标准,而是唱腔和处理方式包含了大量了转音,倚音,经过音,R&B味道十足。中国人倒也不是不能这么唱,但总会差那么一点味道。这其实就像我们常说的“老外怎么拉二胡,听起来味道都不太对”,原因同样是很多人说的“流淌着XXX的血液”。其实主要就是从小听到的音乐影响;加之从较长的历史出发,中国的音乐更多的强调的是“旋律”和“意境”,诸如《高山流水》、《二泉映月》,忽略“节奏”和“和声”;而西方音乐的基础就是“节奏”和“和声”,而现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其实或多或少算是受到西方流行音乐影响的舶来品,既借鉴人家,但又缺乏与其相匹配的深厚根基,所以很多曲风,中国歌手唱来总缺点“味道”。从声乐技术角度来说,这位选手的关闭技术(声带的发声面积减小,变薄)不错,声线非常明显,这也是R&B曲风比较要求的。而且中英文切换方面,咬字的变化并没有给声音的深度宽度造成太大影响,声线保持的很好,加之律动突出,总体表现非常完整,期待这位选手更多其他的作品。

六、任伯儒《不再让你孤单》


任伯儒,40岁、单身大叔、酒吧北漂歌手,这些元素混杂在一起,透出了浓浓的幻想与情怀。只不过在技术不达标的前提下,情怀会变得苍白而尴尬。


演唱技巧分析:

1、演唱中无意义的颤音太多,影响音准也影响歌曲意境;
2、歌选得太平,没有记忆点;
3、音乐呈现能力太弱。摆着顶级的伴奏乐队不用非自己自弹自唱,感官冲击力完全没法和其他选手相比,也就别怪导师不转身了。
任伯儒没有什么声乐技术,但是有经验有特质。上嘴唇僵硬是他的死穴。而且从嗓音状态听来,应该是多年在没有良好科学的演唱技巧支撑的情况下过度发声,声带劳损较为严重。对于音乐的执着和对于歌唱认知的不完整造成了这样结果。

七、舞思爱·羔露《如果没有你》


这首《如果没有你》是 1948 年的电影《柳浪闻莺》的插曲,原唱白光。前半部分的编配较为收敛,后半首用了律动感较强的轻爵士,丰富了表达层次。舞思爱的演唱让我想起了上一季好声音里的莫海婧,同样选了一首老歌,在编曲上用风格对比体现了歌曲的时代感,同时又照顾了现代听众的审美习惯。只不过舞思爱的对比还不够强烈,前半段端得不够紧,后半段放得不够开。还需要再打磨。p.s 这首歌就是「一次嚼两粒对牙齿才更好」里的《如果没有你》。

演唱技巧分析:

大嘴这件事在很多女生看来可能不是件很美的事,但是确实会在歌唱方面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主要是声音的宽度方面会占些便宜。当然了,这个不是绝对的限制条件,嘴巴小的朋友经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自然也是唱得好的。如果说“嘴大”这个客观条件我们不是非常容易改变了,但是仔细看,其实“惊讶的表情”、“皱鼻子”、“向两侧咧嘴”、“舌头放平”等等,这些这位选手的面部动作,无一不是我们“歌者盟”在传声教程当中讲解的技术动作,这些动作能够极大地提高一个人声音的宽度和深度,也就是声音的丰满立体程度。所以还等什么呢?

八、孙伯伦《如果你也听说》


孙伯纶也是各大华语音乐节目的常客了,出道很早,04年起就陆续参加过QQ之星、快男、超级星光大道、声动亚洲、我要上春晚、中国音超等(曾用名:孙晓亮),现在是恒大音乐的签约艺人。孙伯纶是很有实力的,否则不会在这么多节目和比赛中的成绩都不错。但他在这么多节目中既没拿到冠军、也没能在名次和事业上都上一个大台阶,也多多少少有点自己的原因吧,或是特质不够突出?或是少了些霸气?还是缺一首真正属于自己的好歌?但从演唱上看,孙伯纶是本场几位选手中,最完整、得体、有分寸的,听着让人舒服。就凭这份艺业,就算不能大红大紫,一辈子生活小康是没问题的。

演唱技巧分析:

不看年龄,只听声音也能听出是老歌手了,声带边缘的气感控制的非常棒,气感十足而又底盘扎实,声压很强。整个中低频的发声和气息比例控制地非常出色。遗憾的是到了中高音区,上述的声音特质明显减弱,过多的咽音也是使特质减弱的一个影响因素。所以咽音更多的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声技术之外的辅助手段,不能在发声本省上过多依赖咽音,否则会使声音特质下降。

九、林燕《别来纠缠我》


除了有女体男声(还是烟酒嗓)的反差感以外,单从音乐呈现上,综合水准不高。

演唱技巧分析:

1、音域有限(高音仅到 A4),选歌会受到很多限制;
2、演唱技巧相对单一,从头嘶到尾很容易让人厌倦,更何况夺冠要唱7首,以后出专辑一盘要十一二首,听众是受不了这个数量的噪音轰炸的;
3、音乐风格老套,编曲呈现上无甚新意,可能是歌手本人缺乏对音乐表达的设计和把控力。总体上看,猎奇成分多过音乐价值。
女声唱出这样的音色和力量还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考虑到年龄因素,又在可以理解的范畴。女生相对容易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声带变松,也就是声裂会变松,声音颗粒感增强,再加上其本身的演唱习惯,一个39岁的女声是有可能唱出这样的声音的。但是她说自己16岁就是这样的声音,难免有夸大的成分,比较难以令人相信。


相关文章

热门阅读
热门搜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