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音乐课堂>初学唱歌>

学习民族唱法所需的条件及民族唱法的人才的培养探索

时间:2016-06-25 23:14:14   浏览:

民族唱法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且意义重大而深远,多年的实践证明:要培养好民族唱法人才,首先要发现具有良好嗓音条件和艺术气质的好苗子;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针对不同民族的语言、风格,要求初学者学习民族语言、了解民族风俗习惯;再次,对民族唱法人才,要鼓励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声乐传统,掌握好中华民族的演唱技巧,同时借鉴外国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方法,多方面、综合性的发展自己。另外,歌手的心理素质问题也很重要,其中尤其要注意帮助其消除唱高音时的恐惧感和胆怯感。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学习民族唱法所需的条件及民族唱法的人才的培养探索


情姐下河洗衣裳 吕文博 - 八音波罗


一、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借鉴的关系


1、科学的发声方法


此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声唱法,又指西洋传统唱法。美声来自意大利文Bel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它起源于古罗马时代,早期的美声唱法只是教堂里的乐歌,由一些阉人歌手演唱。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是建立在多声部教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的影响,男女唱法一样,只是声部不一样,音高不一样。意大利的科学发声方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索,在实践中汲取其科学的内涵,发挥其应有的科学指导功能。


西欧唱法更强调整体共鸣,充分共鸣,讲究宽、洪、粗、大和听清字基础上器乐化。共鸣焦点是充分发挥鼻腔(头腔)、咽腔和胸腔及口腔的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以咽腔为轴心,上通头腔,下通喉腔和胸腔的垂直柱状的共鸣通道。了解和把握其特点有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好的把握要领,当然,也便于发挥美声唱法的科学指导作用。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的民族唱法艺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中国民族唱法学派的雏形,建立了民族声乐理论的基本框架。在取得的诸多成绩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成功地把西洋唱法中较科学、较系统的训练方法,引用、借鉴、融汇到民族唱法中。把西洋唱法中的某些发声训练、歌唱技巧有机地与中国的语言特点、民族风格紧密结合。


2、关于继承和借鉴的关系


一个印度哲学家曾告戒过:“打开你家的窗户和门,让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进来,象风一样,进入你的房屋,但必须当心一件事:切莫让风刮掉你的文化,剩下一个没自己文化的你。”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提到:“各门艺术都或多或少是民族性的,它们与某一民族的天然的资禀密切相关。”这里所指的“民族的天然的资禀”,实际上是某一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所显示出的精神特质。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声乐艺术,同时也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民族声乐唱法。它们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唱法艺术大厦的基石。民族唱法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此,演唱方法大都比较简便自然,随意,质朴。然而,自古我国歌唱人才的教育培养中就缺少对人体生理学的实际知识和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训练与切实把握,这些原始的民族声乐唱法,没有总结整理使之系统化、科学化,而是一直由民间艺人口传心授,处于自然流传、自生自灭的态势中。所以,借鉴国外科学发声方法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必须辨证地看待继承与借鉴二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关于我国民族唱法人才培养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感性因素参与下,把美声唱法中的理性认识、感性形式、抽象的概念与活的声音造型与中国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民族唱法发展的问题上,有人主张发声的“科学性”;也有人主张全盘西化,唯意大利声乐学派是正统,还有人主张固守民族的传统,拒绝向外国学习等等。例如,有人认为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因其科学性为世界所公认,成为世界各国声乐家竞相学习、研究的科学唱法。因此只有你掌握了美声唱法后,声音才能尽善尽美,才能尽善尽美演唱好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格的古今声乐作品。笔者不同意上述种种观点,认为对于我国的民族唱法来说,任何只强调某一方面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众所周知,声乐艺术的特点是用歌声和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唤起听众的共鸣和美好的理想,鼓舞人们奋进。它是直接通过清晰而美化的语言来表达人们生活情感的。主张全盘西化的歌者,若一味追求声音美,片面追求外来的美声唱法,一首歌唱完之后,听众听不懂,不知道唱的是什么,这就必然失去听众,从而也就失去了声乐存在的意义。这是我们民族审美习惯所决定的。与此同时,那种只片面强调群众喜闻乐见,是固步自封、不求长进之举。闭关自守不仅是办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


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开拓民族唱法的创新之路呢?笔者认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提高我们民族唱法的演唱水平的同时,又不丢失每个学生独具的声音特点和各地区、各民族演唱的乡土风味和特色。因为每个人的嗓音条件是各不相同的,哪怕是同一声部也因个人的生理结构、成长环境、个人修养、艺术感受、思维方式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经过几年的声乐训练而将以上的差异统统消除掉,变成一种唱法、一种味道、一种音色、一种表现,我认为这不是我们教学的成功,而恰恰是教学的失败。因此,在民族唱法教学中,除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训练外,更应该注重中国民族唱法在用声、咬字、吐字、呼吸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到民族唱法教学实践的全过程。


大河涨水沙浪沙 周强 - 中国民歌


二、准确把握民族唱法的特点与声乐人才的培养


民族唱法的声音训练,当然要围绕民族唱法的特点。所谓民族唱法的特点,通常认为是: 声音、吐字、韵味、表情、表现、修养六方面的统一。民族唱法演唱是一门综合艺术,只有六位一体,才能形成民族唱法演唱艺术风格。


1、以字行腔 字正腔圆


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就是指吐字咬字,拖腔韵味,是语言的发音和腔调的行进要浑然一体,简单的说就是“字声合”。要保证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充分的、符合声乐音响学规范的动力条件和正确的气息运动。


字正,指的是演唱者要想唱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歌,首先要做到吐字清晰、纯正。明代魏良辅在“曲律”中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因此,演唱时吐字是摆在首要位置上的。字正还包括字准、字真、字纯。要做到这几点就必须了解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也就是字的字头、字腹、字尾,如何通过技巧,把它们正确的衔接起来。其中最主要的,是坚持四声为主,四声不正,不仅语言不清,而且直接影响语义。


腔圆:在演唱中,只掌握了字正,仅是一个前提,同时还要掌握腔圆。“腔”是指托腔的旋律,包括运用行腔韵味的手段;“腔圆”主要是指发出的声音圆润、优美、婉转、细腻,也就是优美动人的声音,必须具备“甜、脆、圆、亮、水”五个特点。歌唱者要想发出这样优美的声音,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本质条件,同时还要掌握歌唱中的技巧、方法。既要正确地吐字、咬字,又要保持民族唱法吐字、咬字的规律和声音色彩。


2、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在音乐艺术中,歌唱的表现力最强,最感人,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歌声能够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用心去歌唱,也可以理解为用情去歌唱。声与情、技与艺向来都是中国民族唱法中的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只有熟练地掌握了技术方法,才有可能去表现感情。如果技术方法不纯熟,以“情”是带不出声来的。更谈不上声情并茂了。好的歌唱不仅技法好,更重要的是内容表达得好。歌唱者拿到一首歌曲,要对其内容反复琢磨,深刻理解其意义,要做到身临其境,眼见其物之感;唱法上,要真假声结合,做到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声不炸,假声不虚。“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演唱者对艺术完美追求。作为一名好的民族唱法演唱者,必须会用“情”去唱歌,从音乐一开始就要全神贯注地去投入感情,并贯穿到底。如果在演唱中不注重用“情”去歌唱,那么,听起来会觉得苍白,只能说唱出的仅仅是音符,而不是动人的歌声。有了“情”才能感动观众,情真才能意深。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情气畅声则顺,无情气短声则单。”所以,只有把这些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唱出优美动人的歌。


3、努力消除高音的恐惧感和胆怯感


我国的民族唱法歌曲中有许多高音区,这是我国民族唱法的特色之一。然而,这就给民族唱法教学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高音恐惧感和胆怯感。其实,唱高音不过是一种肌肉和声带的配合操作,再加上呼吸和共鸣的配合,并没有什么复杂和神秘的东西。蒙古族歌手大都能完整的演唱好蒙古长调,并能自燃轻松地演唱对于一般歌手来说是高难度的高音。这是因为他们生长在内蒙古大草原,了解本民族风俗习惯、人物性格和生活特点,较好地把握了民族长调的演唱风格。所以,要在教学中排除学生的心理干扰,多加鼓励,激发他们练习高音和演唱高音的欲望。然后,要阐明唱本民族歌曲和唱艺术歌曲时有那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区别声音正确与否、介绍后喉器的构造及生理功能、着重强调呼吸与共鸣腔体的作用、了解歌唱时发声器官的配合关系等,再根据个人特点进行方法和技巧练习,就肯定较好的解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正确的掌握和运用唱高音的技巧,自如地演唱各种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有效的提高自己的歌唱艺术水准。


上邪 哈辉 - 空


4、紧跟时代步伐造就新时代声乐人才


民族唱法之所以能造就健全、美好的心灵,是因为它时一种崇高艺术。任何成功的民族唱法人才的培养,都必须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科学的技术方法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三项基本要素。因此,民族唱法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节拍,重视对人的思想启发和对人们行为产生的内驱动力作用,充分表达现实生活和时代赋予的激越感情。只有如此,歌声才会真正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民族色彩。调查发现,优美、柔和、中庸的音乐有助于平息躁动的、非份欲望的心态,使人自觉服从、遵守规范与制度;热烈、奔放、激昂的音乐则有助于激发麻木的、不思进取的心态,使人自觉地奋发、拼搏,冲破前进道路上的羁绊。所以民族唱法教育工作者要在完成好各种课堂教学的同时,把触角伸到附近社区,带领学生进行业余音乐社团活动、举办音乐会和文艺演出等,是民族唱法的教化作用惠及更多的人;使民族唱法育人的效应落实在个体素质的陶冶和塑造中,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协调、自由地发展,落实在群体素质的陶冶与建构中,促进社会群体和谐、有序、和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之,让更多的人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从而使人和谐全面地发展,同时使民族唱法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这是民族唱法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


相关文章

热门阅读
热门搜索
最近更新